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装修公司领头羊金牛装饰公司栏目内容页
北京40家家装公司联合利润揭底并降价围剿家装业“四巨头”
       今年年初,北京家装行业的巨头元洲、阔达、龙发等公司纷纷扛起降价旗帜,导致一些规模较小的家装公司没有竞争优势。他们一个接一个地寻找生存之道,但他们仍然一篇关于价格的文章。

       日前,

                                               
       
北京40家家装公司聚集明光家居建材城,联合宣布集体降价,最低折扣6.四折。分析人士认为,此举可能会引发北京家装行业新一轮的价格大战。

       据了解,这次如此之多的家装公司联合揭底降价事出有因。从今年春季开始,几乎从来不做广告的北京家装业“四巨头”不甘示弱地争相在北京交通台等媒体上大做广告,而且其中三家将广告比拼的焦点集中在“打折”上。元洲、阔达打8折,龙发跟着喊出了7.许多小型家居装饰公司负担不起广告,在市场竞争中只能站在一边。在过去的三个月里,我们收到的客户装饰订单减少了一半。华安正泰 、世纪鼎等家居装饰公司告诉记者。迪美、光大基金会等家居装饰公司说:我们不能拼写广告,但比利润给消费者我们的优势,因为家居装饰公司的规模必然高于我们的成本。利昂、泽康等家居装饰公司知道葡萄酒的香味也害怕深巷。在过去的两个月里,我们尝试了一些广告,但现在我们停止了:宣传成本很难在消费者头上稀释。因此,40家家居装饰公司同病相怜,一拍即合,联合利润底部,降价包围家居装饰行业的四大巨头。

       据介绍,这40家家装公司是以北京市家装行业今年5月份新制订的《北京市家庭居室装饰装修工程参考价格》为基准打折降价的。他们在城外诚、丽泽、蓝景丽家等七八个大型建材家居市场内分散布点。昨天,记者在明光家具建材城看到,涉及8大类、60多项具体装修的《北京市家庭居室装饰装修工程参考价格》,在这里首次全部张榜公示出来,吸引了不少消费者驻足观看。记者发现,这些打折的家装公司,并不是按7.直接与客户签订50%的折扣,而是采取所谓的零利润促销形式,让10%的消费者享受6%.4折,40%的消费者享受7.20%的折扣,50%的消费者只能享受80%的折扣,享受多少折扣都取决于抽奖的运气。现场部分消费者综合计算了这12家公司公布的三种折扣和比例,获得了实际平均折扣:7.45折。

       北京市家装协会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本市注册的家装公司多达1000余家,其中100多家有规模实力的公司在市场中租摊设点,他们当中40家公司的联合行动足以带动北京家装市场价格下滑,引发新一轮的价格大战。

       相关链接    

建材市场打折背后有很多玄机    

       8月下旬,京城建材市场迎来下半年的装修旺季,建材商为争夺有效的市场份额,推出各种优惠活动,一时间,建材市场内“折”声四起:有的以市场为整体进行全面打折;有的是以部分商品为对象的打折;还有的是单一品牌的打折……这么多折扣信息让消费者有花缭乱,难免会盲目跟风。业内专家认为,一些商家的折扣行为是真实的,但一些商家的折扣活动背后隐藏着许多谜团。

       ●玄机一:价格大幅下降暗升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洁具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市场方要求商户参与打折活动,但是该产品的总代理商不同意降价销售,于是,他们的应对方法是,暗中提高打折前的原报价,再在名义上有所折扣。业内人士揭秘称,这种手段被称为概念打折,商家并无意在利益上做出真正的让步或折扣,仅仅为了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

       ●玄机二:库存积压产品折扣    

       还有的商家会限制打折的范围,以部分打折造成整体打折的假象,比如,记者在一家号称“产品七五折销售”的瓷砖专卖店了解到,只有放在不起眼处的几款样式一般的玻化砖能够按“七五折”销售。另一家瓷砖专卖店的销售员则表示,哪款打折,要等总部通知,并指着一款瓷砖说:“很可能是这款打折,因为要甩货了。”一位建材城负责人称,意图快速回笼资金,避免存货积压的打折行为也很普遍。

       ●玄机三:新产品上市争市场    

       记者还了解到,许多品牌建材在推出新品后,往往大搞促销让利活动,以扩大其市场份额,增加市场占有率。业内人士分析,这种形式的打折属于真正的让利,但是时间都不会持续很长,至多优惠一个月,在此过程中利益会更多地向消费者倾斜。

       ●神秘四:羊毛出在羊身上    

       建材市场中的家装企业是最善于采用打折手段的,无论是黄金周,还是销售淡季,他们都会大搞价格战。行业专家提醒消费者,要慎重对待装饰公司各种打折、送礼活动。因为目前,家装公司在管理成本及利润上,已趋于一个稳定值,在这部分不会有太大变化的时候,如果打折送礼,家装公司只能在材料、施工、维修上做手脚,这样做的后果就是质量无法保障。此外,装饰公司赠送给消费者的橱柜、电器也往往是库存积压产品,或质量不容恭维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