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4年整体厨房概念首次引入中国,到几年前中国橱柜市场的日益繁荣壮大,再到美国次贷危机和中国宏观调控、中国股市下跌及相关政策调整,都预示着橱柜行业拐点的出现和递延。
        面对各种挑战和危机,如何在这个重要时刻坚持生存和发展我国橱柜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
      
  橱柜企业纷纷涉足厨电业务 
        经过十多年的不断发展,中国橱柜行业已经形成了一批具有品牌和重质量的橱柜企业。在汹涌的市场中,他们不断总结生存经验,寻找未来的出路。
        在谈到未来的商业方向时,欧派董事长姚良松在2008年营销年会上高调表示:与往年相比,欧派的目光不再局限于橱柜,厨房电器业务已成为2008年欧派的另一大焦点。据了解,中国相当一部分橱柜企业有能力生产和销售厨房电器。面对200亿美元的厨房电器市场,欧派等高端橱柜企业表示,其厨房电器生产线已经能够满足消费者对综合购买的需求。
        泛家居行业观察员周忠表示,成套消费、一站式购买和服务的整体概念已逐渐被消费者接受,尤其是橱柜消费者。他们经常在搬进新房子之前规划和安排厨房。对于与橱柜密切相关的厨房电器产品,消费者购买成套厨房电器的愿望明显强于其他产品,从这方面来看,橱柜品牌向厨房电器业务的延伸有着无限的可能性。
       
    家电巨头高调进入橱柜市场 
        与此同时,900亿元的巨大橱柜市场也向一些中国家电巨头伸出了橄榄枝。海尔、方泰、华帝、万家乐、澳柯玛、长虹电器等已宣布参与整体橱柜行业,部分家电企业将整体橱柜作为未来3C工业坐标中的重要项目之一。
        专家分析,家电巨头进入橱柜市场,主要是因为橱柜市场潜力巨大,利润率高。与透明微薄的家电市场相比,这些家电市场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此外,橱柜的销售也有利于推动厨房电器的销售,促进了一批家电企业集中融入橱柜行业。
        北京工商联厨卫商会秘书长牟勇认为,随着厨房电器企业进入整体橱柜行业,有利于推动其家电的整体销售。但可以预见,未来一年,橱柜市场的本土化竞争将更加激烈。
       
    整个厨房将面向未来的市场
        可以看出,2008年的橱柜市场仍然是一个热门的竞争场景。行业专家认为,品牌橱柜企业应保证设计和质量的同时,应最大限度地利用消费者,准确定位和服务目标群体,提供最具成本效益的橱柜家具,真正形成有利于橱柜行业长期稳定的健康状况。
        据调查,在过去的一年里,本土化品牌橱柜采取了巨大行动,特别是家电巨头进入橱柜行业,占据了一席之地。一方面,在鼓掌的压力下,品牌橱柜继续开发新产品,提高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它也开始扩大市场方向,寻求更多的出路。
        行业专家分析,虽然橱柜与家电企业的融合越来越深入,但真正能实现家电与橱柜紧密配合的整体厨房却寥寥无几。
        特别是使用过程中橱柜的精密程度、橱柜与家电的配套性乃至以后的售后服务等内容只有大品牌才有实力进行支持,因此市场的整合也在所难免。但可以肯定的是,“整体厨房”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